翔凯园林景观

名园记(三)------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截止2016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初到豫园,给人感觉“小”,首先主入口就显小,进入园子,高大建筑群挡住视线,这是三穗堂,左右两侧均有路指向深处,人目及不过二十米左右,要么植物,要么假山,要么粉墙挡住了你的视线,仿佛你身处一个井底之蛙看到的空间里,围墙四周有几株上百年的罗汉松和瓜子黄杨彰显此园的历史。绕过三穗堂穿过小弄堂,眼前视线忽然开朗,远处一座高山呈现在眼前,隐隐约约可见两座小亭前后错落深藏山林中,近处一大湾池塘,肥硕的锦鲤鱼悠哉的游来游去,三三两两的把沉静的水面划出了一道道波纹,蜿蜒的小路从山顶亭子若隐若现通到池边,池塘四周都有高低错落的太湖石镶嵌,参天大树,加之各种临水植物,构成了一副祥和的山水画。





池塘右侧边上有连廊直通园子深处,进入连廊一块精美的太湖石挡住了你的视线,走过的人都喜欢倚靠在它身上合影。绕过太湖石,远处端景是一面墙,墙角配置高低起伏石组,让人感觉无路可走了,聪明的设计师在墙上刻了“峰回路转”四个大字提醒你此处无绝路。果不其然,走进一看,在墙的右侧有一道小门通向更未知的深处。



进入小门,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移步换景,仿佛进入了山水画的一幅幅场景。有各种各样的连廊,各种形式的门,窗,还有各种各样的砖雕,木雕,石雕,瓦雕,每个分隔空间的墙上都有一个题名,“揽胜,点春,碧涵,寻幽,玩山,风吟,跨红”等等,每个题名赋予了该庭院景观的特点,如果说中国的山水园林没有诗词歌赋的题名就没有了山水园林的灵魂,形同一个空洞的躯壳,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的灵魂只有肉体的话是无法苟活于世的。每个庭院用各种园林营造的手法与之匹配,充分体现了题名的主旨,让人看了美不胜收。在这依山傍水的建筑群,百年的古树群,各种奇特的太湖石,加之奇花异草等组成了一幅幅具有文化灵魂的园林山水画,处处感受到了人在画中游。


一开始“小”的感觉渐渐被不断转换的“忽大忽小”空间节奏取代,有望不尽的远山,也有只容一人通过的小门和假山洞,有抬头看不到顶的参天大树,也有连廊座椅边的小芭蕉,石头缝里的小草,有大气开阔的池塘和亭台,也有小巧石凳和木椅,这样的节奏和布局一气呵成,仿佛是设计师在写草书,浑然天成。建筑四周墙上的木雕,砖雕把人,花,鸟等景像活灵活现雕刻出来,犹如立体画。俯瞰地面,各种花样的铺装让你心动不已,有小青砖,有小卵石,有大石板,大石条等,这些材料尺寸适宜的铺在各个庭院空间里,既美观又实用。当你累了坐在池边石头上小憩,成群的鱼儿会游过来和你打招呼,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让你忘了疲劳。此时你会感觉到动态景观的美,试想在这么安静优美的环境里如果没有悠闲的鱼儿和鸟儿打破这沉静的美,这样的山水画会不会缺少大自然生机呢?


夏末初秋是上海一年中花最少的季节,深绿,墨绿,草绿,浅绿等各种各样的绿把整个豫园都装在了绿的海洋中,正当你以为没花而失望时,几株上百年的夹竹桃盛开红花在风中摇曳,令我想起了李清照的那句词“绿肥红瘦”,不过这瘦瘦的红足以打破了肥绿的海洋,让人倍感惊喜。



短短的两小时我穿梭在豫园的大小弄堂里,看到的,感觉到的都是对古人建这座庭园的敬佩。潘允端在四百多年前开始策划建造这座园时,恐怕他当时也没想到他的园子会保留至今供人鉴赏浏览,在两小时的时光里,我努力跟随这一幅幅山水画穿梭到四百年前的时光里,幻想园主归园田居怡然快乐的生活场景,想看看当时的工匠们是如何建造这么精致的园子的,虽说恍如隔世,但我还是体会到了以下几点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园主潘允端是个有文化品位和涵养的人,如果园主人没有文化品位,就做不出今天豫园所看到的文化灵魂。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园林景观的灵魂。



聚集了当时优秀的能工巧匠,豫园的建筑,瓦雕,木雕,石雕,砖雕保存至今好多都还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足见当时匠人的工艺水平之高,设计创新水平之高,这在当时江南园林作品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专注选材和搭配,豫园里的太湖石大多属于真正的上品,其中以当时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玉玲珑”这块太湖石为代表,配置松竹梅等精品植物,让各种材料自然搭配,处处体现自然美。


强大的毅力和财力,此园占地三十几亩,近两万多平方米面积,耗时二十余年建成,足见当时以园主人潘允端为首的建造团队是在克服怎样种种艰难条件下才得以完成的,如果没有强大精神毅力和强力的经济实力是无法把这件作品留给世人的。


对山水园林的热爱。任何一个园林作品的诞生,源于园主人或建造者对自然景观的追求和热爱,由于热爱才会努力专注地去做好每一个环节,由于热爱才会主动克服各种困难,由于热爱才会坚持,有了坚持,自己理想的景观作品才得以实现。

看过豫园后,我觉得中国的传统的山水园林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园林人一辈子去学习研究!

带着对园林景观的激情和热爱向古人致敬!感谢他们创造了豫园这样的传世作品!